前 言
永利官网历来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高度重视并深入贯彻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保证“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四到位。在构建就业教育、管理、指导、服务为一体的校院两级工作模式的同时,建立起富有自身特色的服务平台和指导体系,实施多元化的就业帮扶等措施,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长期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2021年学院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学院党委、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就业创业工作小组及全院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进一步巩固去年就业创业工作取得的成果,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及时解决毕业生的所急所需,圆满完成了2021年的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学院党委坚持以生为本,把学生就业当做是最大的民生,多措并举,高质量开展学院就业工作,全员、全程、全方位践行“一把手工程”。
本次就业质量报告,一方面对2021年就业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另一方面对2021届毕业生的生源分布、就业地区分布、就业单位性质、各专业就业情况等进行了全面深入分析;将分析结果为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学科专业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改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等方面的工作提供数据参考和依据。
第一章 2021届毕业生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规模和学历结构
2021届共有毕业生人数218人,其中,本科毕业生人数206人,研究生毕业生人数12人。
二、本科毕业生生源地分布状况
2021届本科毕业生来自20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湖南生源为166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80.58%,其它省市生源分布较为集中的分别是:安徽、广西、内蒙古等地区。具体毕业生按生源分布情况如表1.1所示:
表 1.1:2021届本科毕业生生源分地区一览布表
生源所在地 |
人数 |
所占比例(%) |
生源所在地 |
人数 |
所占比例(%) |
湖南省 |
166 |
80.58% |
浙江省 |
2 |
0.97% |
广东省 |
1 |
0.49% |
河北省 |
1 |
0.49% |
广 西 |
7 |
3.40% |
山西省 |
3 |
1.46% |
安徽省 |
4 |
1.94% |
甘肃省 |
2 |
0.97% |
河南省 |
3 |
1.46% |
山东省 |
1 |
0.49% |
江西省 |
2 |
0.97% |
宁夏 |
2 |
0.97% |
黑龙江省 |
1 |
0.49% |
福建省 |
1 |
0.49% |
新 疆 |
1 |
0.49% |
陕西省 |
1 |
0.49% |
内蒙古 |
5 |
2.43% |
云南省 |
1 |
0.49% |
贵州省 |
1 |
0.49% |
四川省 |
1 |
0.49% |
三、本科毕业生主要特征结构
2021届共有4个专业206名本科毕业生,其中男生93人,所占比例为45.15%;女生113人,所占比例为54.85%。本届毕业生中共有11个民族,其中汉族163人,占79.13%;土家族和苗族分别有14人,占比均为6.80%。各专业毕业生性别比例情况如表1.2所示:
表 1.2:各专业毕业生性别、民族结构情况
专业名称 |
总人数 |
男生 |
所占比例(%) |
女生 |
所占比例(%) |
少数民族人数 |
所占比例(%) |
化学(师范) |
65 |
14 |
21.54% |
51 |
78.46% |
14 |
21.54%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58 |
41 |
70.69% |
17 |
29.31% |
11 |
18.97%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44 |
16 |
36.36% |
28 |
63.64% |
7 |
15.91% |
化学 |
39 |
22 |
56.41% |
17 |
43.59% |
11 |
28.21% |
总计 |
206 |
93 |
45.15% |
113 |
54.85% |
43 |
20.87% |
四、家庭困难毕业生分布状况
2021届毕业生中共有99个家庭困难毕业生,占总人数的48.06%。其中,湖南省困难毕业生人数为79人,占湖南生源总人数的47.59%。具体分布如表1.3所示:
表 2.3:家庭困难毕业生分布情况
专业 |
总人数(人) |
湖南省人数(人) |
所占比例 |
外省人数(人) |
所占比例 |
化学(师范) |
38 |
36 |
94.74% |
2 |
5.26%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34 |
25 |
73.53% |
9 |
26.47%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9 |
3 |
33.33% |
6 |
66.67% |
化学 |
18 |
15 |
83.33% |
3 |
16.67% |
合计 |
99 |
79 |
79.80% |
20 |
20.20% |
第二章 2021届毕业生就业状况
一、毕业生基本就业状况
1.整体毕业生就业状况。
2021届共有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毕业生218人,其中本科毕业生206人,研究生毕业生12人。截至12月20日,共计197名本科毕业生顺利就业,最终就业率为95.63%,研究生就业率为100%。
2.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
2021届共有本科毕业生206人,截至12月20日,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5.63%,升学所占比例为26.21%,自由职业为10.68%。详情如表2.1所示:
表 3.1:2021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一览表
|
毕业总人数 |
总就业人数 |
已办证并就业 |
升学 人数 |
聘用(灵活就业) |
自由 职业 |
自主创业 |
国家、地方项目 |
待就业 |
就业人数 |
206 |
197 |
9 |
54 |
110 |
22 |
1 |
1 |
9 |
就业率 |
/ |
95.63% |
4.37% |
26.21% |
53.40% |
10.68% |
0.49% |
0.49% |
4.37% |
二、本科毕业生就业流向
1.就业地区分布状况。
对2021届206名本科毕业生中已就业的197名进行追踪分析,其中在湖南工作的有132人,占就业人数的67.01%,其他就业地区较为集中的有广东、浙江、福建、江苏、江西等地,详情如表2.2所示:
表 2.2:2021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一览表
就业地区 |
就业人数 |
所占比例(%) |
就业地区 |
就业人数 |
所占比例(%) |
湖南省 |
132 |
67.01% |
浙江省 |
9 |
4.57% |
广东省 |
18 |
9.14% |
陕西省 |
1 |
0.51% |
福建省 |
6 |
3.05% |
山西省 |
2 |
1.02% |
安徽省 |
1 |
0.51% |
江苏省 |
6 |
3.05% |
河南省 |
1 |
0.51% |
四川省 |
2 |
1.02% |
云南省 |
1 |
0.51% |
江西省 |
6 |
3.05% |
山东省 |
1 |
0.51% |
上海市 |
2 |
1.02% |
河北省 |
1 |
0.51% |
重庆市 |
1 |
0.51% |
内蒙古 |
3 |
1.52% |
湖北省 |
4 |
2.03% |
2. 就业单位性质分布状况。
2021届已就业197名毕业生中,76名选择了到其他企业工作,占就业总人数的38.58%;54名选择了考研深造,占就业总人数的27.41%;25名选择到其他教学单位工作,占就业总人数的12.69%;22名毕业生选择了自由职业,占就业总人数的11.17%。具体情况如表2.3所示:
表 2.3:2021届本科毕业生按单位性质就业分布一览表
单位性质 |
就业人数 |
占本科就业总人数比例 |
国有企业 |
5 |
2.54% |
三资企业 |
4 |
2.03% |
其他企业 |
76 |
38.58% |
其他事业单位 |
2 |
1.02% |
其他教学单位 |
25 |
12.69% |
地方基层项目 |
1 |
0.51% |
自主创业 |
1 |
0.51% |
机关 |
6 |
3.05% |
自由职业 |
22 |
11.17% |
升学 |
54 |
27.41% |
部队 |
1 |
0.51% |
3. 职位类别分布状况。
2021届中已就业的197名毕业生中主要担任的职位类别有(仅列排行前七位的种类):其他人员63人,占比31.98%;教学人员61人,占比30.96%;工程技术人员23人,占比11.68%;商业和服务业人员19人,占比9.64%;其他专业技术人员12人,占比6.09%;公务员7人,占比3.55%;科学研究人员6人,占比3.05%。
三、本科毕业生升学状况
2021届206名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总人数54人,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26.21%,其中,考取985/211高校19人,占考取研究生总人数的35.19%,各专业考取研究生详情如表2.4所示:
专业名称 |
总人数 |
考上人数 |
211院校人数 |
985院校人数 |
考研率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58 |
26 |
3 |
2 |
44.83% |
化学(师范) |
65 |
13 |
6 |
2 |
20.00%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44 |
9 |
3 |
2 |
20.45% |
化学 |
39 |
6 |
1 |
0 |
15.38% |
总计 |
206 |
54 |
13 |
6 |
26.21% |
表 2.4:2021届本科毕业生分专业考研情况统计表
四、家庭困难毕业生就业状况
2021届共有99名家庭困难毕业生(含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建档立卡等情况),占毕业生总人数的48.06%。已就业的家庭困难毕业生人数是96人,就业率为96.97%;其中升学的有28人,占家庭困难毕业生就业人数的29.17%。主要就业的地区为:湖南、广东和浙江;就业单位性质主要为:其他企业、升学以及其他教学单位;从事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教育、批发和零售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担任的职位类别主要有:其他人员、教学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
五、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
表 2.5:2021届各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一览表
专业 |
毕业总人数 |
总就业 人数及比例 |
升学 人数及比例 |
自由职业 人数及比例 |
自主创业人数及比例 |
国家、地方项目人数及比例 |
待就业人数及比例 |
化学(师范) |
65 |
60(92.31%) |
13(20.00%) |
1(1.54%) |
0 |
1(1.54%) |
5(7.69%) |
化学 |
39 |
36(92.31%) |
6(15.38%) |
8(20.51%) |
0 |
0 |
3(7.69%)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44 |
44(100%) |
9(20.45%) |
13(29.55%) |
1 (2.27%) |
0 |
0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58 |
57(98.28%) |
26(44.83%) |
0 |
0 |
0 |
1(1.72%) |
六、未就业毕业生情况分析
2021届毕业生中,9名毕业生尚未就业,其中8名选择不就业拟升学,1名同学选择拟参加公招考试。上述未就业毕业生中,家庭困难毕业生人数为3,占比33.33%;湖南省生源的毕业生8人,占88.89%;男生2人,女生7人。可见越来越多的毕业生看中学历的提升和工作稳定性,尤其是女生;湖南省内的毕业生就业观念较为落后,就业能力有待提高,尤其是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有待提升。
第三章 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主要措施
在上级各部门的指导下,在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招生就业处的关怀和帮助下,采取多项措施促进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较好的完成了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具体举措如下:
一、追根溯源,夯实职业规划教育
做好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是学生就业的基础。不少大学生“懒就业、慢就业”究其原因,实为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学院追根溯源,针对不同的年级学生,开展相应的职业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找准未来航向。
一是制定《学业规划书》,下发给每一年入校的新生,由学生一学期一撰写、一修正,班主任、辅导员及时查阅并批复,提出具体指导意见。
二是针对低年级开展职业规划以及专业认知等讲座,针对高年级开展考研、考公、创业等就业专题讲座,邀请校内外专家、校友等玉学生亲密交流。
三是开展“四赛”,以赛促学,依托职业规划大赛、求职模拟大赛、职业礼仪大赛、“互联网+”创业大赛等。把整个职业规划教育贯穿于学生的大学四年,在固定的时间段做适合的教育与引导,不让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迷茫甚至失去方向。
二、各司其职,细化就业指导服务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工作是学院的“一把手工程”。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成立了就业创业工作小组,由书记、院长担任组长,党委成员、教研室主任、辅导员、班主任等作为成员;此外,学院建立就业工作激励机制,对于就业工作效果好的专业和班级,给予教研室、班主任物质等奖励,具体可参照2017年修订的《永利官网关于促进就业工作奖励办法(暂行)》。院党委书记和院长不仅经常召开就业工作专题会,还经常在全院教师大会上强调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保障有力。
依托学院的就业工作方案和激励机制,全院师生各司其职,共同服务学生成才与就业。年级辅导员和就业专干负责全院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发布、学生就业情况统计等日常管理;班主任负责班级学生就业的具体指导与帮扶;教研室主任负责专业毕业生的实习、签约与指导;院领导负责资源整合以及就业工作的统筹管理。
如,每年举办的毕业生校园招聘会,由全院老师共同筛选、邀请资质雄厚的用人单位来校参会(老师们每推荐一个用人单位可给予相应奖励,详见2017年修订的《永利官网关于促进就业工作奖励办法(暂行)》),辅导员负责招聘会的具体事宜,教研室主任等负责对接专业对口的用人单位校企合作,班主任负责毕业生的参会组织和现场签约后续跟踪等。再如,在今年的就业统计工作中,就业专干负责收集并录入毕业生的就业信息,班主任老师负责班级就业情况的督促与帮扶,教研室主任负责后期的就业情况核查与更新,院领导负责就业困难重点名单的清理与帮扶。2021年暑假期间,学院召开了三次就业工作推进会,院领导一方面全面部署工作,一方面也主动承担了相关工作,如对学生帮扶、进行电话回访等。学院每年都举行求职模拟大赛,参赛选手为全体应届毕业生,采取分专业指导学生如何制作简历、如何进行面试——分组进行模拟面试——逐一点评指导——表彰激励的模式进行,在这个过程中,专业教师参与其中,做到了模拟面试岗位与专业匹配,评委与专业匹配,提升了学生的实战能力。今年,我们也开展研究生模拟面试,已经完成了指导部分的工作。
三、对症下药,聚焦就业困难群体
高质量开展学生就业工作,就是要以生为本,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在学生成才就业的道路上,难免有部分毕业生会遇到就业困难的问题,学院对于不同类型的就业困难学生,制定并开展相应的就业帮扶计划。
对于毕业都有困难的学业后进生,依托党支部,从低年级便开始进行学业清理,安排优秀的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手牵手成长”帮扶计划,定期帮助学业困难的学生,截止到目前,近三年来共帮扶100余人正常毕业。
对于经济困难生,学院高度关怀,不仅在各类奖助评选中重点考虑,更是在就业信息推送时重点关注。尤其是建档立卡毕业生,学院安排院领导、教师党员、班主任等进行“一对一”托底帮扶,对于有意愿就业的毕业生,在每年8月前完成托底帮扶。今年5月,学院专门召开了“一对一”帮扶会议,院领导班子、结对师生参加会议,面对面了解学生求职情况,进行研判、制定帮扶计划。
对于考研、考公的毕业生,成立工作小组进行精准指导。学院专门腾出一间办公室作为考研教室,配备空调、饮水机、考研标语等,安排专人负责管理,给予考研、考公的学生最好的学习环境。在考试前,学院安排考研经验交流会以及考研培训和指导;在初试成绩出来后,学工办负责统计考研详情表,学院安排指导老师进行复试指导,尤其是对于分数不理想的毕业生,动员全院老师进行调剂帮扶(具体由各教研室主任负责)。
对于就业期望过高、能力偏低的毕业生,院领导、辅导员一方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正确就业观念,另一方面手把手指导学生求职材料的撰写,帮助学生分析自我的优劣势,正确制定求职计划。
四、校企联动,做好市场拓展调查
2021年5月-12月,分别针对2021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发送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表》《吉首大学用人单位调查表》,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反思我院的就业工作以及人才培养工作,为我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
2021年7月,学院党委副书记高静波与招生就业处徐晓慧老师到昆山和上海两地进行了为期9天的就业市场考察及拓展。考察期间参观了萨驰华辰机械、好孩子集团、三一重机等多家企业,同时参加了2021昆山高端产业人才合作交流大会、昆山企业与院校座谈会(11家企业到现场参会,徐晓慧老师在会上向参会企业介绍了吉首大学的基本情况,高静波与相关企业进行了洽谈)、2021易校招第十届以“百校千企共相聚 同心携手谋双赢”为主题的校企资源对接会(百所高校三百用人单位参加)。并回访了2005、2009、2011等多届毕业生。
2021年12月,高静波与吉首大学招生与就业处代表团一行8人来到湖南省植物提取物协会(该协会旗下有100多家公司,会员单位60余家),与企业代表就当下高校毕业生见习、实习、就业以及产学研合作事宜进行了深入调研和交流。高静波介绍了永利官网的基本情况,包括毕业生人数、专业情况、师资力量、科研平台等,表示学院能够与植物提取物行业各单位展开深入合作。
第四章 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
一、毕业生就业状况特点
1. 从毕业生就业地区来看。
主要集中在湖南(尤其是长株潭),就业毕业生数为132人,占到总就业人数的67.01%,较往年相比有所上升。其次为广东就业18人,占比9.14%,浙江就业9人,占比4.6%,福建、江苏、江西分别就业6人,占比均为3.05%。其中,湖南省生源的毕业生就业人数为158人,在湖南就业的人数为119人,生源地就业率为75.32%。由此可见,大部分毕业生倾向于生源地和沿海地区就业。
2. 从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看。
其他企业就业人数76人,占总就业人数比38.58%;升学人数54人,占比27.41%;其他教学单位就业25人,占比12.69%;自由职业22人,占比11.17%。由此可见,国有大中型企业单位所占比例依然不高,需要在就业市场开拓上,继续与大中型企业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国家项目就业的比例依然较低,应加强对国家就业政策的大力宣传,引导更多的毕业生去西部、去基层、去参军入伍;同时,自由职业人数上升,说明学生不急于稳定的就业。
3. 从毕业生升学率来看。
2021届考取研究生人数54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6.21%,其中考取985和211高校的19人,占考取总人数的35.19%,较往年相比有所提升。尤其是师范专业毕业生考取985和211高校人数占本班考取研究生人数的61.54%,考研质量提升效果明显。化工专业考取研究生比例接近班级人数一半,可见该专业就业对于学历的要求有所提升。
二、毕业生就业能力分析与反思
1.毕业生的就业观、择业观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我院考研学生报考率及考取率均持续上升,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不急于毕业后马上就业,不少学生宁愿在家备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等,也不愿意去到企业或其他用人单位就业,“慢就业、懒就业”现象愈发明显。分析原因为:一是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家庭经济压力越来越小,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慢”就业;二是社会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就业碰壁的毕业生选择待业考研;三是学院就业观教育亟需加强,应从源头入手,循序渐进,鼓励毕业生多元、快速、高质量就业。
2.毕业生职业能力有待提高,需优化培养方案。
部分学生的专业虽然很好,但基本技能缺乏竞争实力,学生在面试过程中应具备的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达不到企业要求,从而失去许多就业机会,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进一步丰富学生所需的知识技能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强化素质教育;将就业技能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还要加大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教育与培养。加大专业设置、培养方案调整、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努力提升毕业生质量。
3.毕业生就业渠道单一,应深化校企合作。
部分学生毕业后希望回到家乡或者到其他的城市就业,但是目前学校联系的就业渠道仍以本市及周边城市为主,因此今后应扩展就业市场,使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开拓就业渠道的力度还应加强,尤其外地生就业市场的的开拓。深化校企合作,在加强第一课堂专业教育的同时,应加大第二课堂职业教育和第三课堂企业教育。通过加大校企深度合作力度,让企业的高层次人才走进校园参与教学,提升大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第五章 教育教学反馈
一、问卷调查情况
1. 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
2021届本科毕业生共有206人,2021年6月,学院通过线上线下等形式将调查问卷发放给所有学生,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00份,调查率达49%。
据统计,参与调查的100名2021届毕业生在党政机关工作有3人,在事业单位工作的有4人,在国有企业工作的有6人,在非国有企业工作的有12人,在科研项目单位工作的有3人,自主创业的有1人,灵活就业的19人,参加基层项目的有1人,还有51人在其他工作岗位上工作。其中,28.0%的学生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完全对口,36.0%的学生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基本对口,19.0%的学生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有点联系,17.0%的学生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目前月薪2000元以下为27人,占总人数的27.0%,月薪2001-4000元21人,占总人数21.0%,月薪4001-6000元34人,占总人数34.0%,月薪6001-8000元12人,占总人数12.0%,月薪8000元以上5人,占总人数5.0%。
此外,有32.0%的学生通过校园招聘活动获得工作机会,12.0%的学生通过实习获得工作机会,29.0%的学生通过自荐的方式获得工作机会,24.0%的学生参加公招考试获得工作,3.0%的学生通过参加基层就业项目获得工作。在求职过程中,毕业生最关注的是薪酬、工作稳定性以及就业地理环境这三项;个人综合素质、学历、专业背景与能力是较多数毕业生认为自身所具备的竞争能力,而社会关系、沟通协调能力,相关工作经验以及职业技能认证是多数毕业生认为自身相对欠缺的方面。
针对2021届毕业生对于现在工作各方面的满意程度,我们调查发现84.0%的人对目前的就业总体状况表示满意,16.0%的人表示不满意。目前为止,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表示满意的人约占93.0%,对母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表示满意的人约占94.0%,对学校的课程设置表示满意的人占94.0%。
70.0%的学生最希望从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提供精准岗位需求的信息,45.0%的学生希望学校能进行国家有关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宣讲,36.0%的学生希望学习求职技巧,50.0%学生需要职业生涯规划指导,25.0%学生希望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多提供就业观念方面的辅导,25.0%学生希望学校提供历届毕业生就业去向的统计信息。
2. 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
为了全面了解学院毕业生就业现状,发现就业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剖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学院发放用人单位调查问卷35份,收回有效问卷30份。抽样调查的用人单位国有企业2家、三资企业2家、民营企业16家、私营企业6家、金融单位1家、其他3家,主要分布在湖南、广东、浙江、江苏、贵州等省市,其中企业单位覆盖了化工,食品,酿酒,医药,生物科技,新能源科技,饲料,新材料科技等行业。
2021年用人单位调查结果统计 |
单位性质 (家) |
1.机关() 2.科研设计单位() 3.高等教育单位( ) 4.中等、初等教育单位() 5.医疗卫生单位() 6.其他事业单位( ) 7.金融单位(1) 8.国有企业(2) 9. 三资企业(2) 10.民营企业(16) 11.私营企业(6) 12.部队( ) 13.其他(3) 10.民营企业 11.私营企业 12.部队 13.其他 |
对我校毕业生进行评价 |
评价项目 |
满意(家) |
比较满意(家) |
一般(家) |
不满意(家) |
敬业精神 |
22 |
7 |
1 |
0 |
专业技能 |
17 |
12 |
1 |
0 |
工作能力 |
18 |
11 |
1 |
0 |
文化素养 |
22 |
7 |
1 |
0 |
职业操守 |
19 |
10 |
1 |
0 |
沟通能力 |
17 |
10 |
3 |
0 |
团队协作 |
18 |
11 |
1 |
0 |
抗压能力 |
18 |
10 |
2 |
0 |
身心健康 |
21 |
8 |
1 |
0 |
综合评价 |
1. 优秀(26) 2.称职(4) 3.基本称职( ) 4.不称职( ) |
|
对我校工作的评价 |
|
满意(家) |
比较满意(家) |
一般(家) |
不满意(家) |
人才培养质量 |
24 |
6 |
0 |
0 |
就业工作服务合作 |
23 |
7 |
0 |
0 |
|
|
|
|
|
|
|
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在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工作服务的满意度均为100%;对我校毕业生的综合评价满意度为87%,与去年相比,满意度均有所提升。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针对上述调查结果可以发现,毕业生对学院的就业创业工作整体上的满意度较高,同时,对就业创业服务也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和期待,期望学校提供更精准的岗位信息、国家有关毕业生就业政策宣讲以及求职技巧等。在求职过程中,毕业生最关注的薪酬、工作稳定性以及就业地理环境,以及毕业生认为相对欠缺的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认证、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协调沟通能力、社会关系等都是就业创业工作今后努力的方向。
由以上数据可知,对于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方面我院将会继续努力。在专业基础知识、实务操作知识和专业前沿知识方面更加完善,将加强重视人文知识、公民常识知识和公共基础知识的教育工作。
从调查数据来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能力满意度排行前三的分别是敬业精神、文化素养和身心健康。在职场上相对重要的核心能力如沟通能力、抗压能力和专业技能满意度排在了最后,这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并为我们今后的毕业生培养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努力方向。
一是要提升人才培养力度。把握的就业市场和现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修订细化学院人才培养方案。
二是要加强专业技能培训。一方面提前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熟悉、学习工作流程,另一方面大力拓展校企合作,邀请校外专家入校讲学,开展培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毕业生做实验和接受实践操作的机会大大减少,这也是毕业生专业技能大打折扣的原因之一。)
三是做好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尤其要引导教育毕业生强化应对困难与挫折的能力,培养毕业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多多开展相应的活动或者赛事,以赛促学促能力提升。
三、教育教学反思
1. 调整专业结构。
对就业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适当增加招生计划,对就业市场基本饱和的专业,适当减少招生计划或停止招生。
2. 优化培养方案。
将就业技能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还要加大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教育与培养。
3. 加大改革力度。
加大专业设置、培养方案调整、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努力提升毕业生质量。
4.深化校企合作。
在加强第一课堂专业教育的同时,应加大第二课堂职业教育和第三课堂企业教育。通过加大校企深度合作力度,让企业的高层次人才走进校园参与教学,提升大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5.加强理论研究。
进一步探索就业工作新思路,根据毕业生就业状况和特点,面向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
结 束 语
本次撰写的2021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对学院2021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统计,我们将统计结果用于指导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的安排等,实现招生、培养、就业三位一体的联动性。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充分认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严峻性和复杂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扎实的工作、更加有力的措施,坚持学生为本,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竞争力,实现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鼓励更多毕业生“早就业、稳就业”。